欢迎来到天富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新闻动态

品牌艺术设计合集12篇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2-12 20:15点击:

  品牌艺术设计合集12篇品牌建设应该符合学校学科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变化趋势,与所在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能力和办学特色相适应。确立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着眼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品牌建设,做到规划科学合理,方案切实可行,重点突出明确,保障措施得力。品牌建设要求学术带头人及专业教师必须深刻了解艺术设计教育的性质、人才培养目标与发展现状,对艺术设计行业发展有前瞻性的思考。同时结合所在院校的历史背景、办学优势及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条件来确定品牌专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品牌建设说到底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围绕学科建设培养人才,依托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创新学术团队建设为抓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重点,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首先,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队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龙头,比如“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和副教授等等。其次,改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在职到国内重点大学、研究机构攻读博士研究生;充分利用校内博士和硕士点资源,改进培养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探索适合在职人员特点的新的培养模式。最后,建立全方位、开放式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每年选派若干名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极具潜力的青年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支持骨干教师作国内访问学者、参加高级研讨班、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等,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国家“出国留学基金”资助项目。

  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具备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从事以自主创新设计为重点的高级专门人才。品牌建设要做到夯实学科基础,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突出专业主干课程,柔性设置专业方向,增加选修课程数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按照专业人才的核心要求,形成系统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立和完善研究方法课程群,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强调应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课程设计要个体化,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品牌建设要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理论与实践课程要相互渗透,加强不同学科内容的交叉,开设新兴学科和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体现综合性,适应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品牌专业应加强对实践技能训练方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验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和就业机会。有条件的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建立设计工作室。这种在专业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设计目标,亲自对所用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创造实用技术的特殊课堂已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学科专业建设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方针,通过校企、校校、校府合作的形式多方整合资源,在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依托一系列部级、省级项目平台,将艺术设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校内实训基地,在人才交流、共建实训室、共建实训基地、项目合作开发、联合培养人才等领域取得突破。

  理论和教材建设跟不上学科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杨教授认为:一个学科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就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起其他学科,艺术设计学科在理论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在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学科和社会大环境下,这方面的工作更容易被忽视,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少之又少。1.5 盲目扩大规模带来的不良后果首先,是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和实验设施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其次,生源质量的降低和参次不齐,使得专业建设的教与学都大大增加了难度。第三,教学质量的无法保证,使得学生的毕业水准下降,就业也成了问题。

  扩招后的一些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质量下降,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些对现代的艺术设计专业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要使得艺术设计专业能在现代激烈的艺术设计教育竞争中取得优势,推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并大踏步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专业品牌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从自身建设、师资、精品课程、社会合作、实验室、国际交流、证书考核、学生就业等方面提升,创建一流的品牌专业。建设品牌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作为品牌专业,在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名师培养等方面都要具有鲜明的亮点和特色。

  (1)专业建设目标是艺术设计专业品牌建设实施的根本导向。其中即包括外部环境:国家教育政策,政府产业政策,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也包括高校自身的条件:办学历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社会声誉及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等。

  (2)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①创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实施的保证。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把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专业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和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从基础到专业、从专业到方向,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遵循着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进度和效率。②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生命力。因此,专业建设管理模式中必须要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环节处于核心地位。①专业学术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与核心。一个专业如果没有专业带头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很难被承认。②专业建设带头人。由于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管理、各部门协调等多方面的内容,专业建设带头人是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的关系问题的协调者。③专业师资梯队建设。首先是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鼓励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改革项目、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④项目成果建设。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体项目成果、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校办学之路愈走愈宽。促进相关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除了项目成果之外还有教学成果。师资梯队应该齐心协力完善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优秀学术论文、学术着作的发表;取得专业实践的获奖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增强实力、勇于创新,不断出新成果。

  (4)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专业品牌建设中的支撑条件。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个人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优劣、关系到高校专业建设能否为社会所承认的关键所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课堂教学,还要有实践环节。首先,是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如基础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展示设计实验室等。其中重点建设好一到两个具有鲜明企业特征的实验室。同时,应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图书馆与资料室建设,逐年增加专业所需的各类图书资料,包括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材、专着、国内外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等各类教学资料、声像光盘等。图书馆与阅览室分类管理,有效发挥专业教学中资料的辅导作用。其次,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坚持开放办学,增强竞争能力。加强校校、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并开展实质性的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基地,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5)实践体系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采用多元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凝练学科方向,制订“厚基础、宽口径”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对以实习、实训为主的大学生项目创新活动进行重点推广和应用。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家和国际的设计大赛,参加企业和协会组织的比赛。着力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的应用性,提升品牌。

  (6)学术交流和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高级指标。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了解最前沿和行业发展动态,打破“学科壁垒”,定期举办学术报告,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切磋、互相渗透和融合,启迪教师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将能很快地吸收、消化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将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7)管理制度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高校运行的保障。一个专业的品牌建设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成效。关键在各个工作的系统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完善相应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激励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为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条件。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凝聚了世世代代中华人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的象征。在品牌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需要产品品牌拥有特色化和艺术化的包装,包装不但要从视觉上打动消费者,而且要从文化品质上感化消费者,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深层次认同感和长期使用产品的消费欲。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和剪纸艺术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包装装饰别开生面,体现包装的精神化诉求,提高设计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使剪纸艺术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品牌包装设计中得到升华,从而更加广泛有效地宣传产品品牌形象。

  传统的剪纸是民间剪纸,剪纸就是制作者在纸上镂空剪刻出所要表现的形象,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的一种艺术样式。剪纸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它在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中存在与发展,体现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充满劳动者的生活情趣和美好追求。剪纸是广大劳动人们凭借聪明才智,创造出富有人类美妙视觉效果的作品,作品中蕴含有人类意识深处的奇思妙想,给人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无穷的回味。所以剪纸这一艺术是民众遐想中创意的艺术品类的代表,它从古到今,遍及城乡,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

  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是采取镂空办法而形成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阳纹的剪纸是线线相连,阴纹剪纸是线线相断,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2.构图造型图案化。剪纸是平面化构图,很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主要依据内容联系,使用组合手法进行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3.形象夸张简洁、朴实大方。剪纸在处理形象时,不能采取写实手法,只能抓住物象主要特征,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形象一目了然,主题形象姿态夸张优美,形体朴实大方,富有节奏感。4.色彩单纯明快、简中求繁。剪纸色彩要求简中求繁,少配置同类色、类似色,在对比色中求协调。用色比例是以主色调为主,其他颜色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弱,总体给人协调、明快的感觉。

  品牌是识别产品或服务的名称、名词、符号,并以此来区分别的产品和服务。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在企业、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联系。品牌设计是从市场和受众角度出发,协助企业发展的形象实体,能够使人对企业形象产生快速的认识和记忆。品牌包装设计是运用具体形象对企业品牌形象进行很有效的规划设计,使人对企业品牌形象形成一种形象认知度。

  1.全面兼顾。品牌包装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内外环境、产品的内容结构和传播媒介状况,必须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要兼顾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免影响到企业品牌发展战略。2.以消费者为中心。品牌包装设计必须准确定位目标市场,在坚持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尽量尊重消费者的消费习俗,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适度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消费者的消费中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3.实事求是。品牌包装设计要立足于企业的现实条件,按照产品的实用功能,按照品牌的目标市场定位,设计企业品牌形象。实事求是展示企业形象,把企业和产品的真实形态展现给公众,力求在公众中树立线.求异创新。品牌包装设计必须要深度挖掘企业独特的文化观念,运用新颖别致的实施手段,融入现代时尚的设计元素,设计出不同凡响的视觉标志,塑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及其产品能反映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

  我国的剪纸作品,使用的色彩大多都是色彩鲜艳亮丽的红色。因为对我国民众来说,红色象征着喜庆、热烈、吉祥。在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运用红色就抓住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热情团圆的吉祥寓意,提升品牌包装设计的整体美感,凸显出产品的人性美和文化美。

  剪纸的镂空造型,实虚对比、浑然天成,会给人产生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在产品品牌设计中融进剪纸的镂空造型,就会在线条上形成鲜明对比,给产品品牌设计产生一种形式美感,表现产品的深厚文化内涵。如在绸缎被面上印制“双喜”和“龙凤呈祥”的剪纸作品,既给消费者一种吉祥祝福,也给消费者一种视觉美感,深受新婚青年男女的喜爱。

  我国剪纸作品中有很多物象图案,这些物象图案有牡丹、松树、竹、莲花,也有仙鹤、龙凤,也有苹果、石榴等等,这些物象图案都是吉祥寓意的象征,如牡丹象征富贵,松树和仙鹤都象征长寿,苹果象征象征平安吉祥,石榴象征多子多福,莲花象征清廉,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在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利用这些剪纸图案来表达设计者或产品的美好心愿,同时也能凸显企业品牌的祝福主题。

  镂空造型是剪纸艺术中常见形式,使画面产生鲜明对比,有虚实之感,实中见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展现剪纸造型艺术的虚实美感。把剪纸镂空造型元素运用在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使镂空造型元素与产品品牌的现代化造型实现和谐统一,突显出品牌设计的时代感和民族性,有利于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如巢湖银鱼的包装设计,巢湖银鱼是我国著名的名特优产品,它的包装设计就运用了镂空造型,在包装盒上开窗口,外层用通透的薄膜,消费者可以透过窗口看到里面的银鱼产品,极大地提升产品形象的识别性,使产品直接呈现在消费者的眼前,不遮不掩,使产品的品牌设计得到良好的展现。如太白酒业集团的酒包装设计,纸盒的外罩接口就是采用剪纸镂空形式。外罩的镂空形式和纸盒上的花卉剪纸纹样遥相呼应,虚实相生,不仅给人们带来一种外观上的视觉愉悦,而且给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诗仙太白酒业企业文化的认同与感悟,凸显了这一老字号酒的特色。

  民间艺人用他们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剪纸画面可以是多种不同的形象拼贴组合的,这些形象可以是来自不同时空的物体,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可以是毫无关联。设计师的设计是随心所欲,一切由心而生、始于自然、浑然天成。所以在很多剪纸作品中有同时有日月星晨等自然景观或有人神鸟兽等匪夷所思的场景。如果在现代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运用民间剪纸的自由时空组合而成的造型,把一些看似奇妙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赋予组合的新形象和新寓意,让欣赏着产生新思路、新观点,进而迸发出非凡的人文意义,也使画面传递出非凡的视觉美。如我国山西省平遥古城的宣传海报,设计师以一部照相机拉出来的镜头和山西闻名的院落形态相组合,镜头中有我国十二生肖造型和道教的八卦文化,把时间的延续凝固在一个画面里,营造出平遥古城的独特历史韵味。1991年的羊年邮资名信片设计,设计师把植物与人的形象组合在一起,成为羊的造型,表达人们对羊年的美好祝愿,剪纸中的花草图案是羊的身躯,显示出人类社会对羊年的美好祝福,

  剪纸艺术受自身条件限制,不能利用写实手法,只能抓住主要特征,大胆取舍,突出主体形体,引发人们联想。所以剪纸艺术就以意取材、以意构图,体现出虚实结合和抽象具体的统一。在现代产品品牌的包装设计中,运用意象再现的方法,融入意象形式元素来造型,体现品牌设计的个性化,使画面达到简练传神,意在追求内在的传神达意。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农历春节推出的平面广告中,对瓶子的描绘就运用了多种剪纸形式,瓶子身上有福字、桃花、鲤鱼跳龙门等传统的吉祥图案,象征吉祥如意,平安顺利,幸福安康,所以广告效果非常明显。如安徽农商行的春节窗花就是民间剪纸中的“年年有鱼”、“福禄双全”等意向形式造型,采用汉字的谐音和物象的相似来表达安徽农商行的祝福。靳埭强的公司标志设计,选用了民间剪纸的吉祥图案之一“方胜”,两个斜方形的部分重叠而成,为企业建立了一个正面而又鲜明的视觉形象。太级图案是最具有简洁、神秘的“动静观”和“时空观”,是设计的典型意念。某端午节海报,设计者将端午节活动的龙舟、江水等物象用剪纸艺术手法呈现在海报画面中,层层的江水抽象成了弯弯的弧线,排列整齐,具有较强的形式美感。

  产品的品牌包装设计,颜色是最直接也是最耀眼的设计语言,鲜艳醒目的色彩能吸引人的目光,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传统剪纸多采用红色,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民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一般用于喜庆节日的热闹场面。如饺子、元宵、月饼等食品的包装就用红色的剪纸图案作为装饰,给人以热烈、喜庆、团圆的色彩感觉。东北长粒香大米是我国的著名的优质大米,东北长粒香大米的外包装设计上有房屋、门、人、对联和灯笼等剪纸图案,展现出浓郁的东北特色。很多礼品品牌设计都将红色作为主要色彩,表达出送礼者的浓浓情意。鲜艳亮丽的红色能够象征一种记忆,也能表达人们的淳朴情感,提升消费者的反应速度以及购买欲望。如“山椒鸡”的品牌标志设计,品牌标志中的鸡的造型就是用剪纸的艺术形式,并且颜色也是用了红色,火红的公鸡,从视觉上给消费者一种火辣的感觉,刺激消费者的食欲,也能使消费者在众多产品中清晰明确地认知“山椒鸡”这个品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山西馆的标志,民居样式就是剪纸艺术的形式,表现出山西民居样式的特色。有些产品的外包装设计,设计师将黑色的剪纸图案映衬于红色、蓝色、黄色等鲜艳的盒身上,使产品充满活泼风格的同时又拥有了一丝典雅,提升了产品的品味。

  包装本为一种产品的装饰,也需要图像的装饰,这样可以使包装色彩更丰富、形象更喜人。今天,民间剪纸纹样在现代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剪纸纹样主题往往都是传统的吉祥纹样,如“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盘长纹”“云纹”“卷草纹”等,表达人们的祈盼吉祥的美好愿望,使剪纸图形在包装设计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文字也是现代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重要的装饰形式,可以借助文字本身的形式美感来提升包装的形式美,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比如“万事如意”“龙凤呈祥”“花好月圆”等文字与梅花、牡丹等一些花卉结合,以物寄情,表达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夙愿,从而恰当地传达出产品包装中的文化内涵。剪纸图案可以通过形象逼真的彩色照片和传统图案表现商品,也可以直接展示商品本身,将剪纸艺术与现代包装完美的结合,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力。

  剪纸艺术应用在现代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通过剪纸的简单图形,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也提升品牌设计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因此,设计师必须对市场进行认真调研评估,对剪纸元素进行分析和采纳,化抽象为具体,使剪纸元素的利用为产品的品牌设计增光添彩。设计中可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将剪纸艺术的美学元素、文化素养有机融合在现在产品品牌包装设计中,将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产品的个性风格特征,突显设计的民族感和现代感。

  河北是民间文化遗产大省,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浓郁的民间艺术环境。河北民间艺术源于河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生产过程,体现了燕赵大地的风土民俗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劳动人民的精神与智慧。它是历史传承中文化的积淀,是人民群众精神追求和审美观念的物质体现。

  河北民间艺术的存在形式以物化的艺术形态为主,实际的物体可以通过直觉直接感受和体会,实实在在呈现在人们面前。民间艺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装饰形象,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连。一方面,可以美化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民间艺术借助一些民俗活动传达着深刻的人文内涵。

  河北民间艺术逐步向品牌化发展。在当今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将河北民间艺术由单一的地域文化形式,转变成一项拥有信誉度、知名度的民间文化艺术品牌,让它为河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也是现今很多河北民间艺术创作者关心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具有唐山民间艺术文化特色的皮影舞《俏夕阳》,是近些年红遍全国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经典民间艺术作品。其舞蹈融合了唐山的文化元素和皮影戏的形象特征,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完美的呈现出来,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

  河北民间艺术作品大都是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规模小,没有完整的生产体系。民间艺术在艺人中辈辈相传,大多作为在农闲时候的一种娱乐消遣。销售方面,以庙会、旅游品形式出现在市场,销售渠道单一,销售规模非常有限。品牌建设方面,不注重产品包装和宣传推广,品牌意识淡薄。

  传统的民间艺术能够被广泛的流传,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生存的空间受限于人们的文化生活,民间艺术通常以商品形式而存在,脱离了人们的生活,便面临生存的危机。如今社会发展迅速,民间艺术逐渐地脱离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于民间艺术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人们已不再钟情,也就使民间艺术的制作工艺和传统文化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球化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人们的喜好也愈发个性化、国际化。有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人,他们的审美观已经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民族的、传统的审美。如何协调现代审美与传统审美的差异问题,实为民间艺术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由于市场利润的诱导,民间艺术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再加之有关部门对其监管力度较弱,使得大量的廉价低等商品覆盖艺术品市场,艺术品雷同现象严重。失去了艺术品的视觉美感和创新,且艺术含量极低,滥竽充数,造成艺术品市场的混乱。使艺术品生产很难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无法形成艺术品品牌化。

  所谓品牌策略,它在产业的经营中是一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有效法宝,也同样适用于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伴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艺术品市场也在逐步扩大,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品将吸引更多的海外市场。但若想立足本土文化,在丰富多样的世界各国文化竞争中占领市场,就必须树立本土的品牌形象,抓住其优势,力求打造优秀的民间艺术品牌,将其打造成具有河北民间艺术特色的对外主要竞争力量。

  河北民间艺术品牌的VI设计要结合河北民间艺术特征和历史文化特色,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河北民间艺术特征的视觉识别系统。并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对河北民间艺术品牌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地推广品牌形象。因此,VI设计已成为宣传河北民间艺术品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河北民间艺术品牌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很强的现实意义。

  倘若只是依赖传统的地摊叫卖形式销售艺术品,且不注重管理,便会使市场变得混乱不堪,也就难以形成知名度。因此,为了加强河北民间艺术品的品牌化建设,可以对其销售方式进行改变,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品专卖店,来进行销售。在一些产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专卖店,或是以销售专柜和特约经销的销售方式来推广产品,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较为高端的销售渠道进行购买和接触民间艺术品,以品牌的形式去了解产品,让消费者养成对品牌消费的良好习惯,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为河北民间艺术品的销售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河北民间艺术起到的文化传播作用逐渐地薄弱,其原本的装饰性也失去了,那些失去了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很难被广泛的推广。文化作为品牌的灵魂,是推广品牌的有效途径,要做好品牌的建设,就必须加强文化营销。河北民间艺术应该与本地区的旅游结合在一起,加强文化的宣传力度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消费者在心理上深刻感触艺术作品的魅力。与此同时,还需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文化为前提,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身心愉悦感,加强艺术品的品牌个性,来进行推广营销。

  河北民间艺术品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方面的研究,我国的西部、云南以及浙江等省发展较早且突出,而河北省关于民间艺术品牌的路径研究,还甚少。在具体的研究中需要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要针对性地研究出符合河北省民间艺术品牌的规律和路径,以促进民间艺术品牌的发展进程,对河北省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以奢侈品为代表的符号消费文化正日益浸渍我国市场经济,挤占我国的中高端消费品市场。“洋品牌”的消费文化,对我国“看广告长大”的青少年一代,影响尤其深刻。吃洋快餐、过洋节、用洋品牌,成为他们攀比消费的首选,对我国民族品牌和消费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大学生贷款买苹果背后的真问题”。据重庆商报报道: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智能手机平板。在透支消费风行的时代,大学生通过正常的借贷渠道购买自己心仪的商品,从法律上讲,年满18岁就是完全行为责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考虑到多数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没有收入来源,一旦还不起贷款,就由家长承担,背上信用污点。这样的提前消费又显得过于盲目,有“攀比”之嫌。麦肯锡市场调查中曾提出,“品牌对中国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有重要影响。不过,这并不能视为人们对单一品牌的忠诚度有所增加的信号。”[2]品牌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刺激消费者,例如我们去大卖场选购牙膏,首选的品牌不外乎就是国产的黑人、冷酸灵、云南白药等,或者外来品牌高露洁、佳洁士等,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会关注品牌的知名度,首选知名、安全的品牌,通俗说法就是“消费者看牌子选购产品”。某种意义上,一个品牌所代表的不单是产品,更是某种概念,生活方式的理念、社会地位的象征、消费观念、安全感等。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心目中会感受到品牌所带来的文化附加值,从心理上获得满足、体验感。面对消费市场这一态势,与此相关的民族产品包装设计与广告设计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这种压力已经制约我国民族艺术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民族艺术设计发展模式难以继续。因此,如何强化民族艺术设计,树立民族品牌化战略形象,如何实现民族品牌战略化,与当前符号消费趋势相结合,顺应时代潮流,将民族地区商品规范化、市场化、品牌化、符号化,就是我们面临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少数民族艺术涵盖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建筑、服饰、音乐、绘画、饮食与生活习俗等等,这其中还包含了语言、文学、画型、地域产品、文化风俗等等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内容对民族艺术设计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如何运用这些宝贵资源第五卷74对民族艺术再设计,结合符号消费的趋势,进而传承与发扬、开拓与创新,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与民族艺术产业,让大众对民族品牌有亲切感、自豪感、归属感,是一项前景广阔而任务艰巨的事业。

  品牌化战略的提出是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产物,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著名的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理论,20世纪50年代初劳斯瑞夫斯提出,他较早地意识到广告必须引发消费的认同,而不是广告人员硬性赋予广告的东西。一个好的品牌定位就意味着品牌已经成功一半,如现在受年轻一代观众追捧的湖南卫视,其金灿灿类似芒果的台标,在观众的视觉与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综艺节目的先驱者,湖南卫视已牢牢扎根于广大观众的潜意识。市面上其他卫视的竞争非旦没有撼动其综艺娱乐节目霸主地位,反而促使其成功经营出许多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成为目前国内电视娱乐品牌成功范例之一。符号消费,是人们脱离基本生存需求以后发展起来的以文化、精神需求为主的消费趋势,其市场表现的一般形式就是时尚消费、甚至“奢侈品牌消费”。现代社会中的商品种类日益丰富,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从产品本身属性去改变已经变得潜力有限了,由此诞生了商品的符号化。符号化的过程实际是赋予商品本身和品牌象征的意义,所以符号消费往往与品牌化战略相联系。例如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食品———苦荞茶。四川作为苦荞的主要产地,又是民族种类众多的地区,具有很大的优势。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本草纲目》记载鞑靼荞麦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能练五脏滓秽及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3]。苦荞茶是将苦荞麦的种子经过筛选、烘烤等现代工序加工而成的冲饮品。纵观市场上的苦荞茶品牌参差不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消费者较为熟悉的品牌仅有如下:三匠、彝乡人、彝家三寨等,缺乏具有品牌性、符号性的品牌。现代人的生活条件良好,饮食丰富,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摄入过量,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每天坐办公室,缺乏锻炼,带来的后果就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危害。苦荞茶与一般茶叶相比,其自身带有苦荞黄铜,苦荞当中的类黄铜成分对人们的身体十分有益,可以起到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几率,虽然达不到替代药物的疗效,但它是一种健康的饮品,略带麦香味的口感适合大众口味。

  现代人们在满足基本衣食住行后,越来越提高自己的健康养生意识,而苦荞茶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茶叶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可以预见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饮用苦荞茶。面对这样的消费市场,如何将苦荞茶品牌化与市场相结合值得我们深思。苦荞茶的市场前景巨大,苦荞茶品牌化战略上应当与市场多方面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生态健康的道路。比如借鉴美国连锁咖啡———星巴克,虽然消费者对星巴克褒贬各异,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消费者对星巴克的推崇备至。更多时候,星巴克所代表的是一种身份感认同,将咖啡作为一种载体,向消费者传递一种融入美式生活的消费文化。星巴克是普通咖啡售价的2-3倍,感染与吸引消费者的不是味蕾,而是时尚生活方式的概念,它所营造的舒适环境、咖啡豆的香醇气味,快捷的免费无线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第三空间,星巴克所代表的不仅是咖啡,更是一种咖啡文化体验,自助式的服务使消费者感觉以人为本,在匆忙的生活中能停下来享受片刻个人时间,给消费者一种温暖的感觉,星巴克不单单是销售咖啡,更是在“卖环境”,让每一个消费者来到星巴克有家的感觉,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化”、“符号化”。反思我们的苦荞茶品牌在营销战略上,应该学习国外优秀连锁品牌成功的市场营销经验。我们的苦荞茶在产品质量上是达到国家要求的,但在品牌营销战略、科技创新、文化发掘上,恰恰缺少了这几个方面,这对于现在的消费市场来说是重中之重,如今的产品不再是质量上乘就会畅销,质量是重要的,而怎么与市场相结合吸引消费者,产生品牌效应却更重要。在苦荞茶的包装上,要与时代相结合。例如三匠苦荞中的黑苦荞全株茶系列(图一),在色彩上多以黄、黑、红为主色调,主要以黑底配以红色苦荞茶杯及略带凉山彝族风格的纹样,带有彝族漆器的感觉,茶杯上的火焰寓意苦荞茶业红红火火,彝族是崇尚火的民族,茶杯上的火焰非常具有民族代表性,蕴含着原汁原味的凉山彝族文化元素,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

  包装材料上可采用环保可回收的材质,不过度包装,也更能凸显出苦荞茶的绿色、生态;市场营销上突出苦荞茶的特点———生态、健康;价位上,制定合理结构,让不同层次消费者都有承受能力和选择余地;品牌化战略的艺术设计上,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健康时尚、文化品味的苦荞茶品牌符号,就像四川茶业界,一说到花茶,就会联想“碧潭飘雪”,一说到绿茶,就会联想“竹叶青”那样,从而形成具有市场效应的民族品牌化符号。再例如“5100”冰川矿泉水(图二),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海拔5100米的原始冰川水源地,含有锂、锶、偏硅酸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其含量达到天然矿泉水的中国新国标和欧盟标准,纯净清澈,口味纯正,是优质复合型矿泉水。“5100”冰川矿泉水在包装风格上简洁大方,透明的包装让消费者一眼就可以辨别其特殊的水源,蓝色的标签给人一种纯净无污染的感觉,仿佛喝上一口都能感受到世界脊梁的纯净,其500ml的矿泉水外形比例优美,曾获得我国饮料工业协会“优秀包装设计”[4],2013年美国时间11月13日,获得2013年度全球瓶装水行业最值得期待的大奖:“最佳矿泉水奖”。[5]该款矿泉水定位高端,有别于超市中的一般平价矿泉水,价格甚至媲美法国依云等高端矿泉水,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有点难以接受。消费者与“5100”矿泉水的首次接触,则是乘坐动车时,凭车票向乘务员免费换取的。它主要的销售渠道为会务团购、商务团购和时尚消费者等。被誉为“世界好水”的5100冰川矿泉水于2011年6月30日上午9时30分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这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高端矿泉水企业,也是自治区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公司。[6]在中国,价位与国际品牌媲美的矿泉水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市场需求呢?其一是因为这款矿泉水主要的卖点是来自的原始冰川水,品质高、生态、无污染,它自身的水源独特性是一般矿泉水无法达到的。其二是国内本身缺少国产高端矿泉水品牌,它的出现刚好符合了高端市场的需求、填补了空白。在一些高端会务中采用这样的矿泉水作为官方饮用水,一方面振兴了我国自身的民族企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民族地区高端品牌的打造。图二5100矿泉水包装设计此外,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民族专业学术理论期刊《民族学刊》(图三)其设计也值得一提。该刊物于2010年6月正式创刊,期刊主要突出西南地区的民族研究特色,展示民族学研究成果。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学专业学术期刊———《民族学研究集刊》于1936年出版了第一辑,其封面题字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民族学刊》选择了其题字的集字作为刊名题字,希望能秉承历史上优良的学术传统。《民族学刊》作为民族学专业性学术期刊,在封面设计上既有少数民族的传统元素,又有现代设计元素相结合,在纹样设计上,带有传统民族风格和吉祥的寓意。

  刊名下搭配暗红色条纹,突出期刊的名称,也增加了封面的动感,识别性很强,成为《民族学刊》的文化品牌形象。在书脊、扉页和目录上也采用相关标识的设计方式,方便读者阅读。页眉和内文版式的设计也体现了与封面一致的标识,使版面有整体效果。封底采用全英文,与国际接轨,方便国外读者阅读,这不单是一本民族学专业期刊,更是一本国际化的民族学期刊,使整本期刊看上去统一。从上述三个例子中我们得出,强化民族艺术设计的同时,一方面打造民族高端品牌,一方面也要打造中、低端品牌。现在,许多地区都在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例如像四川省汶川县震后特色旅游产品开发,通过保留震后遗址的原封原貌,与灾后重建的旅游生态区相辅相成,既表达震后对失去家园的受难者的沉重哀悼、又向后人展示了国家大力扶持灾后地区的重建与发展。这一系列发展也带动了汶川地区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市场,但这些旅游纪念品的艺术品位还不够高,民族地区的各个企业、商家也迫切需要把“设计”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树立民族地区的品牌形象,让民族地区特色品牌走向世界,弘扬民族精神。

  在符号消费渐成趋势、国外符号品牌不断挤占我国民族品牌市场的形势下,笔者对少数民族艺术设计的品牌化战略,提出以下构想:

  通过独特的销售理论,给产品赋予一个恰当的卖点与定位是尤其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说,品牌形象比产品的功能更为重要,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品牌产品比非品牌产品更加安全可靠。民族艺术设计在品牌化战略上,应当将品牌再定位,实现超越性的创新。比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素有中国“石榴之乡”,早在唐朝时期,会理石榴就是皇帝御定贡品,每年由南诏王送入宫中。会理县委、县政府把会理石榴作为当地特色农支柱产业,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果农的栽培管理技术,实现石榴产业化经营,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东南亚、中欧及欧美各国,迄今已荣获四川省著名认证商标注册,将会理石榴品牌化、统一监制会理石榴外包装,确保会理石榴品质,并每年9月举行国际石榴节,通过石榴产业带动当地运输、包装等其它行业发展。会理石榴走的是品牌化战略,将农副产品证明商标注册,并每年9月举行国际石榴节,让会理石榴成为会理县的新标签。我们的民族艺术设计在品牌定位上大多都不够精准,如今的市场更加细分化、规范化,民族艺术设计应当找寻适合自主品牌化的策略路线,定位好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系统,然后以品牌识别系统统帅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

  少数民族艺术设计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前提,设计开发出来的产品既符合市场规律,又有前瞻性。要大力突出民族地区品牌的符号性、独特性、文化内涵性、时展性。第一,产品设计要与销售模式、商业体系、业态模式接轨,比如用于“实体店”销售的与用于“电商”销售的,在包装设计上,后者必须适应物流业、快递业的特点。现代人讲究时代性前提下的实用性,做到包装不过度、功能不夸张,时尚与实惠共存。第二,针对个性化消费和市场细分的趋势,品牌的结构策略要有高、中、低消费层次划分,老、中、青消费人群划分,会务、商务、休闲等功能划分,从而兼顾品牌的各个消费阶层的定位与选择,实现针对性营销。例如在苦荞茶营销上,可将原产地开发为苦荞生态园区,让消费者前来参观苦荞茶的生产流程,对苦荞茶有个全面的了解,在参观的同时品茶,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一系列苦荞产品,如年轻系列、中老年系列、高档系列等等,适应不同的年龄阶层的需求,在销售上可借鉴像竹叶青专卖店的形象设计,让消费者在口感上、视觉上得到满足,从而真正的与市场相结合。

  艺术设计与科技相结合,是艺术设计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民族艺术设计也不例外。借助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大幅度地提升艺术设计的科技含量,更能彰显符号品牌的科技价值。比如苦荞茶品牌的设计上,可以运用科技手段,突破“茶叶”品种的种类边界,向茶叶食品拓展,开发茶点、茶零食等其它绿色健康食品,并开拓高档酒楼、宾馆的自助餐市场;再例如桂林阳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利用现代化手段,结合桂林的山,漓江的水,现代灯光技术作为表演舞台,通过实景的演出,给观众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视觉效果。象我们生活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3D技术,早在2011年Burberry秋冬3D服装秀上,首次将3D技术运用在服装上,在秀场上运用全息摄影和数码投影技术,将模特变成3D人物,模特走着走着,突然化为虚幻,爆破定格等等,美轮美奂的效果,让我们不禁慨叹科技改变生活。我们的民族艺术设计也要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创造新的视觉效果、给消费者带来感官的美学刺激,从而促进消费。

  将少数民族艺术与流行文化相结合,注入新鲜创意元素,值得我们探索。现代人的消费不仅追求实用性,更追求文化性。美国经济学家派恩提出:“体验本身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其灵魂和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7]如同苹果零售体验店一样,消费者通过免费体验苹果产品,听音乐、打游戏、看电影等等,直观的了解到苹果产品的优点。人性化的互动过程,吸引了很多潜在消费者,顾客体验的不单单是数码产品,更是一种氛围、温暖,消费者置身于苹果体验店中所感受到的是人情味。没有销售人员说服消费者购买,放松心情参与互动,苹果产品也在毫不经意间向消费者进行了自我推销。我们的民族品牌往往缺少了这样的氛围,甚至有些品牌是以生硬的方式来打造文化氛围。中华五千年漫长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可以挖掘。但是形式要通俗化、时尚化、时代化,不能要求消费者像学术研究者一样来学习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这样会脱离市场实际。毕竟民族艺术设计是为符号产品销售服务的,如果脱离了主要消费群体,就会偏离市场需求,形成失败。2012年火爆全球的江南style一样,其歌曲和骑马舞就让一般大众能接受,简单的舞步,重复的旋律让不大了解歌词的观众也能简单哼唱,形成大众化的模仿潮流,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市场效应,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012年,国家教委于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将设计学归类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二级学科;将艺术学从文学的门类中分类出来作为一级学科;将艺术设计专业重新细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这种专业的重新整合与细分见证了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繁荣,同时也暴露了专业建设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育的改进。近年来随着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深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已经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试图将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更深、更进一步建设成品牌和特色专业。艺术设计设计品牌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它也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支撑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是技术、艺术、市场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纵观中国艺术设计的专业现状,在最近几年出现“爆炸式”的发展现象。一方面,中国高等院校遍地开花式的艺术设计学科;另一方面,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状况又实在令人难以满意。设计院校数量的激增与设计教质量的整体下滑同时存在。导致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经济高潮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中国的艺术设计不得不仓促上阵,以非常不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来迎接着一轮又一轮的挑战,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力不从心的不成熟服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比起传统的专业来说,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交叉专业。很多高校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往往照搬照抄以往的工艺美术类课程,沿用家长制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特殊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规定此类专业的师生比例不得超过1:11,而通过对高校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一个教学班往往25人以上,甚至有些人们专业班级达到40人。这对这个新型专业的长远规划和合理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正是由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因此目前所采用的课程体系亟待完善。很多高校在学生入学初还在对艺术素养和美术基础进行再培训,专业核心课程时间相对就被削弱了,选修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布局也不太合理。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意性大,而二级教学督导又没有办法根据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来进行约束。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评价标准主观性很强,不像工科类课程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清华大学杨教授认为: 一个学科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就不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比起其他学科,艺术设计学科在理论建设方面一直比较薄弱,理论建设亟待加强。在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学科和社会大环境下,这方面的工作更容易被忽视,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少之又少。

  首先,是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和实验设施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其次,生源质量的降低和参次不齐,使得专业建设的教与学都大大增加了难度。第三,教学质量的无法保证,使得学生的毕业水准下降,就业也成了问题。

  扩招后的一些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质量下降,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些对现代的艺术设计专业带来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要使得艺术设计专业能在现代激烈的艺术设计教育竞争中取得优势,推进艺术设计教育事业并大踏步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专业品牌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从自身建设、师资、精品课程、社会合作、实验室、国际交流、证书考核、学生就业等方面提升,创建一流的品牌专业。建设品牌专业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作为品牌专业,在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名师培养等方面都要具有鲜明的亮点和特色。

  (1)专业建设目标是艺术设计专业品牌建设实施的根本导向。其中即包括外部环境:国家教育政策,政府产业政策,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等。也包括高校自身的条件:办学历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社会声誉及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等。

  (2)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①创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实施的保证。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把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专业课程又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和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从基础到专业、从专业到方向,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遵循着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专业学习的进度和效率。②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3)师资队伍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业建设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生命力。因此,专业建设管理模式中必须要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环节处于核心地位。①专业学术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领导者与组织者,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与核心。一个专业如果没有专业带头人,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很难被承认。②专业建设带头人。由于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科研、人事管理、各部门协调等多方面的内容,专业建设带头人是如何处理好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的关系问题的协调者。③专业师资梯队建设。首先是要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都较合理的学术队伍,如此,才能开展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活动。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鼓励积极参加各项教学改革项目、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活动,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④项目成果建设。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体项目成果、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学校办学之路愈走愈宽。促进相关专业建设的良性循环。除了项目成果之外还有教学成果。师资梯队应该齐心协力完善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完成优秀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发表;取得专业实践的获奖项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增强实力、勇于创新,不断出新成果。

  (4)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专业品牌建设中的支撑条件。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等个人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优劣、关系到高校专业建设能否为社会所承认的关键所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单靠课堂教学,还要有实践环节。首先,是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如基础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展示设计实验室等。其中重点建设好一到两个具有鲜明企业特征的实验室。同时,应完善艺术设计专业图书馆与资料室建设,逐年增加专业所需的各类图书资料,包括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材、专著、国内外有关艺术设计类专业期刊等各类教学资料、声像光盘等。图书馆与阅览室分类管理,有效发挥专业教学中资料的辅导作用。其次,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坚持开放办学,增强竞争能力。加强校校、校企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并开展实质性的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基地,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5)实践体系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采用多元化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凝练学科方向,制订“厚基础、宽口径”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对以实习、实训为主的大学生项目创新活动进行重点推广和应用。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家和国际的设计大赛,参加企业和协会组织的比赛。着力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的应用性,提升品牌。

  (6)学术交流和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高级指标。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了解最前沿和行业发展动态,打破“学科壁垒”,定期举办学术报告,通过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学术思想的碰撞、切磋、互相渗透和融合,启迪教师的学术思想,激励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将能很快地吸收、消化学术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信息,能够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对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将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7)管理制度建设是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高校运行的保障。一个专业的品牌建设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施成效。关键在各个工作的系统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完善相应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激励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为高校品牌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条件。

  品牌是一个最能够综合反映我们高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的标志。在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艺术设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只能是因地制异,因国情而设立,随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这种为因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态之中。那种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休系的想法,只能是空想。

  艺术设计的品牌专业建设要从不同维度来综合考量,以专业定位、专业规划、专业教师、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为代表的专业内部建设,以及以媒体宣传、经验推广、招生宣传、校企合作等为代表的外部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品牌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即内外结合的原则。

  2011年12月,省委书记卢展工到省内各高校考察参观后,提出了发展我省高校的四驱动原则,即人才驱动、学科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在与高校负责人进行的调研座谈会中,卢书记指出,这四个因素是解决我省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它同时也很好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好四驱动原则,有助于我省高校提升办学能力和办学层次、增强学院和专业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设计专业的本质。艺术设计专业从诞生到发展至今,不断的走向成熟,这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曲折向上的过程,蕴含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专业不断细分、软硬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和教学成果趋向高水平,综合促进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生方面:(1)创办应用型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式教学,增强艺术设计专业各核心课程的应用性。通过与企业对接和调研的方式,积极将项目和实际的设计任务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同时也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推进。(2)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在不断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砝码,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零对接。切实做到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能使学生掌握一种专业技能,对应一个工作岗位,通过职业技能认证等方式增加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3)通过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院办学知名度。通过一定的激励制度,增加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设计竞赛对的热情,使学生在“赛场”环境中,以赛代学,以赛促学,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

  师资方面:要先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先有一桶水。由此可见师资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牌专业建设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教师学历提升、技能培训、企业实践能够锻炼等方式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必将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品牌建设的关键点和基本出发点。

  学校方面:(1)要以提高就业率为创建艺术设计品牌专业建设的动力。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进口畅,出口顺”。在市场上有巨大的影响力,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口碑,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对口就业、优质就业。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以提升“卧龙学子”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构建校、院两级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实施一年级学生有职业目标、二年级学生有职业素养、三年级学生有职业技能、四年级学生有就业岗位“四个阶段”职业指导工作法。(2) 加强校企深度结合,产学合作紧密。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品牌专业一般都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企业作为紧密型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培养人才。学校引进企业的师资、企业的标准、企业的设备、企业的需求,实行开放办学,实现学历教育与学生岗前培训的有机结合,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具有很强的办学特色。专业的特色化是一个专业能够成为品牌专业的基石,是品牌专业能够长盛不衰的动力之源。玉雕专业目前国内唯一的本科特色专业,随着玉雕专业的不断开展和深入,将为南阳乃至全国的玉雕设计人才提供更好的人才。

  品牌专业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在品牌专业建设中,学生优质就业是关键。就业导向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永恒主题;品牌专业建设要与时俱进。只有重视和加强品牌专业的建设,才能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品牌专业建设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打造成为品牌专业以后,不能故步自封、原地踏步。在专业建设上,紧跟时展的步伐,适时灵活地调整专业建设与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具有前瞻性,先于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以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培养引领产业发展。

  [2]肖发展,王进华.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战略[EB/OL].中华硕博网,2009,10(22).

  [3]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地域文化是指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各区域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切文化遗产的总称。由于我国社会群体所处的地域环境以及生存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种情况下,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形成。民间艺术品牌设计作为一种传播载体,承载着地域人文精神。因此,加大力度对地域文化在民间艺术品牌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促进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的现代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区域中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包括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民俗习惯、传统文化等内容。它的形成与特定的地域环境关系紧密,因而区别于其他地域,独具特色。一直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地理条件、自然气候孕育出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它的表现形式更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间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区分于学院派艺术、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等艺术门类而言的。

  广义上的民间艺术是指劳动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生产实用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多元艺术,包括了工艺美术、戏曲、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而狭义上的民间艺术主要指民间造型艺术,其中包括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等表现形式。民间艺术的传承正在由于经济效益下降和老一辈民间艺人逐渐减少等原因而日益艰难。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民间艺术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被发掘、包装,逐步走进大众的视线。民间艺术品品牌逐渐增多,但市场中的民间艺术品良莠不齐,存在着多方面的间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民间艺术品牌显然需要更加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更多的文化内涵来支撑。

  就宏观层面来看,地域文化中的题材元素大多来源于地域事业视野下的文化元素中,其中,文化表层元素具有明显的具象性、形态性和物质性,将本土历史文化以及地域特征进行了充分的展现,社会群体在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域文化,从而感知民间艺术。相比较而言,不同地区在题材元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北京四合院、山西五台山佛塔以及西安兵马俑为例,各地区的题材元素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与此同时,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民俗习惯也存在一定车衣,比如晋中居民辟邪石狮浮雕以及陕西神木民间木版年画等,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深层元素具有一定的阴性、抽象性和精神性,在体现地方精神的同时,充分展现出地域文化价值观,以民间艺术的形式将地域文化进行展现,或厚重率直,或慷慨激昂,将地域大美的气度和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

  丰富多彩的题材元素为民间艺术品牌设计提供创作的源泉,设计者通过对这些题材元素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内在精华,挖掘其内在深刻意境,实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牌设计,促进多元化题材元素的灵活运用,融合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切实提高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的视觉效果。

  地域文化源远流长且独具特色,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具有地域的独特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特定传统文化、民俗以及习惯等文明表现。就地域文化的总体情况来看,不同自然条件下所孕育的地域文化,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且通过独具特色的个性风格以及表现形式进行展现,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与能量。地域文化在数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元素和主题素材,这就为民间艺术品牌设计提供了优秀且丰富的创作资源,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的现代化发展。

  以年画和剪纸为例,其通过诙谐地造型和鲜活的色彩形式来对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以及故事画面等进行展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提高社会群体关注度的同时,发人深思。那么在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以地域文化中图案素材作为创作源泉,合理运用图案以及符号等元素,在进行提炼、加工和重组后,促使其转化为多种设计元素,切实提高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的总体效果,提高民间艺术的吸引力和社会关注度。

  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地域的劳动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劳动与生活中不断总结、创新、发展而来的生活的艺术。它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念、文化底蕴、情感气质、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状态。它纯真质朴、生动丰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元天然的艺术宝库。但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冲击,民间艺术品牌产品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内容越来越淡。当民间艺术作品失去了地域文化内涵,艺术表现也失去了原味,就只能沦落成轻薄的装饰品了。这样的产品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只有加强品牌文化内涵才能塑造出有顽强生命力的品牌。民间艺术品牌设计要和当地地域文化相结合,将地域传统文化渗透到品牌文化中。宣传地域文化,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民间艺术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进而可以由内而外地欣赏并接受民间艺术作品。同时,通过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文化的塑造,不断彰显品牌的文化个性,形成差异化的品牌特色。

  民间艺术所蕴含的地域人文精神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竭力守护的。因而,当民间艺术品牌面对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其发展之路更要走得清醒,时刻警惕背离人文精神价值核心的危险,避免出现舍本求末。

  就宏观层面来看,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发展条件等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民间艺术品牌设计中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就当前我国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的总体情况来看,其中关于地域文化的研究资料较少,此种情况下,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在民间艺术品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立足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研究对象地域文化特征相符合的研究,并确保所设计的民间艺术品牌与时展相结合,进而从整体上实现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与民间艺术品牌推广的有机结合。

  [1]巴智超.楚文化装饰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2(8).

  艺术设计一词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的崛起迅速改变了人类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使得人类由农业手工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以城市为核心的商品经济蓬勃地发展起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艺术设计作为沟通人、产品、环境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也由此发展起来。以强大的经济为支柱的英国在艺术设计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名家辈出,如罗斯金、米拉斯、亨特、约瑟芬帕克斯顿等。英国的艺术设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形成了装饰主义、构成主义、欧普技术、后现代主义等艺术风格。由艺术设计演绎出的美学风格形成的文化积累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之后由创意连结产业,并通过科技协助、智慧财产的形成及运用,逐渐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领域高度推崇个体的创造性,只有设计者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够将创新理念以作品的形式体现出来,也才能设计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上游,有了核心艺术创作才会有文化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了文化创意产业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TonyBlair)提出“CoolBritain”,期望以“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带动经济的发展,日本、韩国也喊出了“设计救国”的口号。

  文化创意产业是工业化城市的产物,是具有精神性娱乐性的文化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又进一步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以上海为例,201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2.4万亿元,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4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近6%,成为上海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竞争是全方位的,不仅企业与企业竞争,国家与国家竞争,同时,城市与城市也在竞争。有竞争就有营销,企业进行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而城市品牌营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城市营销是获取资源的唯一手段,城市品牌营销在城市发挥和转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塑造城市形象,推广城市品牌的最佳推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文化底蕴,使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更加鲜明。城市知名度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使得城市间的竞争越发的激烈,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消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传承城市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品牌建设的有效手段。为此,我们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文化,以娱乐的精神来传播文化,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将山水景色、传统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中,从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使城市形象走向更精彩、更传奇的明天。

  当今,城市品牌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性工具,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在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实现城市发展和转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对提升城市品牌竞争力的意义,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坚持以项目为核心、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深度挖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资源,搭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运动等特色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对古民居、古建筑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保护,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各类行业的主体引导作用,分主题、分层次、有计划地开展各种资源对接活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梳理与共享,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增强区内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园区内企业与全国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深度交流和有效合作,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城市管理者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大量民间资本注入到文化创意行业,鼓励更多创意工坊、专家学者、社会精英及有识之士参与文化创意工作,共建专业化、标准化的文创产业链生态系统,调查周边环境以及周边业态情况,进行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的跨界整合,建立“商与文”的模式,制造当地文化名片,打造特色街道、特色城市。

  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启动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计划。高校要针对创意文化产业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将前沿的文化理念和技术引用到教学当中,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配备专业实践所需的实验室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业所需的前沿技能,让学生有不断练习高级技能的条件。高校要加强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校报等校园媒体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课内外实践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加强对知名文化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建立校企对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完成教授,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及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培训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样既实现了针对企业需求、需要,定向培养、输送专业人才,提供专业创新支撑,也为学院学生的实习、就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举办文化创意大赛,通过作品征集、人才聚集、业务交流、项目对接、全媒体传播来推进文化创意经济发展,发现和培养新的创意设计人才,为创意设计人才成长和创意设计产品走向市场搭建服务平台。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尚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如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产业附加值偏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等,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文化创意产业结构效应明显,因此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和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结合,并与演艺、影视、游戏等行业合作打造全产业链,积极创新文化领域的管理方式,全方位构建文化产业支撑体系,积极谋划文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园区生态体系建设,突出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重点项目带动、龙头企业拉动等,激发文化产业市场活力,促进创意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项目,强化创意经济时代融合发展理念,促进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动漫影视、新媒体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休闲、时尚服务、建筑装潢、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特色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增强城市的软实力。

  在当前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格局下,如何使自己的城市摆脱千城一面的尴尬,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城市品牌营销是城市品牌塑造的必由之路。城市管理者要完善政府支持机制,重视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借鉴韩国将学校教育、短期培训、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分阶段、有目的地培养文化人才,并根据本土经济的发展水平,大胆改革设计出符合本土经济,具有民族特点民族传统的艺术作品,不仅支持现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提升壮大,还将扶持新办或新引进文化创意企业加快发展,利用媒体的力量,与重点目标城市媒体交换城市形象宣传资源,打响城市品牌,从而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专业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就业率的基本保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度也日益增大,有利地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基础建设和教学内涵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在2006年开始启动的全国百所示范院校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引领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专业的内涵建设放在了首要位置。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交融的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专业。它涵盖了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方面。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的不断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国内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环境艺术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性专门人才。要想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更上一个层次,因而在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涉及专业建设的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实验实训条件等主要内容上还需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革和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才会有新的突破。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如上所述,涉及到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提高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切实加强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建设和改革的首要任务。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因而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世界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管是德国的“双元制”还是日本的“三明治”形式或者美国的DRE(校企结合式),其核心就是工学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产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还存在许多问题。明确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才的定位,寻找适合行业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是深化专业建设的一个关键。

  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实用艺术设计范畴,工作岗位设置多样化,实际工作任务包含艺术创作、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内容,因而采用大基础(艺术基础)逐步过渡到小方向(专业方向)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想培养出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顺利就业,就必须使专业与职业有机对接。根据行业企业的职业分类和岗位特点,着重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职业岗位的关系,分析行业企业相关岗位工作内容、专业岗位分布及工作流程、以及职业岗位与专业内涵的关系,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向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方向与岗位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条件,逐步达到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要求。

  课程建设包括的是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具体课程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反映着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在建设时应符合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规律,遵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的融合程度。而在具体课程的改革中,重点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课程改革不是修补,也不是,而是传承和发展,需重新定位、重新设置、重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即是学生体验环境艺术行业工作流程的实际过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来完成工作岗位点所需的专业知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实施“项目+主题、实际工作环境、团队合作、顶岗实习”的教学改革,让学生进行一个个完整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由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以及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合理调配教学团队资源是顺利开展项目教学的充分保证。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实际经验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年龄、学历结构,更重要的是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所属行业发展迅速,为适应行业发展特性,专任教师应积极参加行业专业研讨会,并参与社会实践。聘请的兼职教师和行业专家需进行多方面筛选和有效管理,他们将项目、最新的施工工艺、设计风格、管理方式和工作要求引入课堂,参与专业课程的全程教学活动,这样组合的教学团队才能在项目教学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保证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1] 而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基础。与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不太理想。大多数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企业很少,而政府对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也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只能靠学校主动与外界联系,利用专业优势寻找企业支持,建立多个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优先录用对其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真正达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的。同时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生产性实训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引企入校,与企业共建工学结合的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完善“项目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达到“岗位对接”的教学目的。

  1 湖湘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湖南是比较有特点的内陆省份,历史上,湖南就有“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龄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围。

  2 湖湘文化的特色思想文化――湖湘文化是一种思想文化,精神文化。湖湘文化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文化,而近代湖湘文化又是在古代湖湘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时空历练。

  湖南特色文化已经大幅度超出了仅有的文化范。

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